News 媒體專訪

2022/6/1

綠電為王拚1GW! 大同智能葉惠青要通吃電力、碳權2市場

「我們是服務業,不是製造業。」大同集團旗下能源事業體「大同智能」董事長葉惠青說,百年大同從製造工業要轉為創新智慧能源服務型態,就從2022年為開端,大同未來將不再出售電廠,「要綠電,歡迎來找大同!」 大同集團以「工業救國」理念起家,過去不論機電重工或政府資訊系統領域,都能看到大同參與身影,如今國家正能源轉型,掌握契機,大同集結從2004年起投資太陽能矽晶圓的綠能科技、變電站、儲能、電網營運到充電樁工程資源,2022年1月,正式將能源相關業務收攏於大同永旭能源,並正式更名為「大同智能」。   葉惠青1月走馬上任,接任大同智能董事長職務,過去他曾任經濟部能源局長、政務次長及新北市經發局副局長及副市長,在公領域長期對能源政策有深入瞭解。 對於轉換身份加入民間企業,他接受《經濟日報》專訪指出,他來,是因為他知道未來能源發展方向,他能提供大同在台灣或國際能源發展願景中設定未來發展模式,更重要是他知道「大同做得到」,而大同智能今年規劃上興櫃,2024年即有上市櫃計畫。   大同未來能源事業的發展定位將是「新創型的智慧能源系統(虛擬電廠)」,這也是能源產業裡含金量最高的一塊,原因有三,因為:系統整合力高、技術整合度高,跨多元商業模式,不是任何新競爭者加入就能仿效。 虛擬電廠玩法說,商業模式多變     而究竟什麼是葉眼中的「新創型的智慧能源系統」?葉惠青說,可以想像成一個虛擬電廠,未來電從各方來(創能/儲能/聚合商/充電樁),將是分散式電力系統,商業模式玩法也更有彈性,可以賣電、賣綠電憑證、儲能進輔助服務平台,也可以扮演電網管理營運商。   「電廠傳統商業模式是報酬分潤型,現在創能已有群募、租賃、信託等不同分潤模式。」他舉例,用電大戶依法要建置義務發電容量,5000MW用電量就需自費自建500MW電廠或儲能系統,若找大同,大同出資蓋電廠,企業負擔儲能設備,當電廠走台電躉售費率(FIT)可以參與分潤,等同少付或根本不用支付儲能費用。   「創新型態的智慧能源系統是核心,未來新的商業態樣是:能源+科技+新商業模式產生」葉惠青說,市場一直在變,商業營運模式跟每一個場域建置模式將變化多端,這也是為何他說大同智能將不是製造業,而是服務業的原因。 看好電力、碳權2大市場     過去大同電力能源相關業務眾多,但散落各部門,如今統整起來整軍待發。「能源不能只看創能(蓋電站),要把軟體加進來系統整合中發揮綜效,新的科技才好導入。」葉惠青說,大同智能將會投入電力市場跟碳權市場,前者是現在進行式,後者則將看法令規範發展。   葉惠青說,大同能源將有四個角色:1.綠電開發跟經營者,2.扮演台灣電力系統穩定服務力量(儲能),3.不同場域智慧能源的加值品牌,4.產業減碳的主要碳權服務商;因此大同將經營台灣分散化數位綠電網路服務,靠綠電創能,也因此大同必須經營區域智慧電源系統。   「能源事業一定不能忽略碳權,這是一牆之隔,」葉惠青提到多數能源企業較少提到的碳權經濟,跟他過去的公領域背景有高度呼應。   「大同這4個角色是呼應台灣能源願景,可以開發多元綠能,賣電給台電也可以賣給企業,賣綠電也能提供碳權,」葉惠青透露,他跟充電樁團隊說,充電樁也能充綠電提供營運服務,要擺脫「製造業」思維。     累積破千案場經驗,未來不賣電廠     大同2018年就投身儲能業務,包括參與台灣第一個1MWh等級永安儲能站,目前大同也是台電合格的AFC(儲能自動頻率控制)與調頻備轉服務商,目前已有5MWh儲能容量,下半年將再興建6MWh儲能系統,2023年還有44MWh規劃中,手上合計有55MWh儲能案場規劃中,而內部更設定積極目標是2025年要達300MWh儲能容量。   目前大同已經累積建置1,020個發電案場,累積豐富EPC(統包工程)經驗,總發電容量220MW,2025年期望朝1GW目標邁進,「大同會開發綠電,歡迎來找!」葉惠青要化身大同能源業務員,向外積極推銷。   而對於大同曾多次出售電力案場,未來是否有處份計畫?「現在是綠電為王!如果我把綠電賣掉,我的願景就不會實現,我們申請售電執照,我沒有綠電怎麼售?我的想法不會想到要賣,我們手上一定要有綠電」葉惠青答。   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22807/6225292      

2022/5/5

大同強攻太陽能 加碼投資

大同(2371)公布股東會年報,董事長王光祥在營業報告書中強調,今年將對太陽能、智慧儲能及電動車馬達與驅動系統等創新事業擴大投資,今年底前太陽能建置將達312MW。在大同的創新事業中,太陽光電系統累計至2021年底,建置超過211MW,今年底累計目標將達到312MW。   太陽能事業發展上,有長期耕耘公有屋頂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,獲取穩定收益之外,未來更將積極開拓大型電站,多元發展水利、電動車充電椿營運商、及布局綠電、碳交易市場等,提供完整能源整合及管理方案。   大同智慧電表系統在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市場陸續都有斬獲,目前布局東協市場。大同去年10月累積完成商轉儲能系統雙邊合約型為1MW、競價為4MW,大同表示,今年度持續積極規劃參與建置至少共50MW大型儲能系統建置案,預計明年第1季上線運轉。   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52/6311624?from=udn-catebreaknews_ch2

CEO商周學院 何春盛執行長: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
2021/7/30

CEO商周學院 何春盛執行長: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

#CEO我挺你:為何選擇接下「爛攤子」?何春盛打算這樣救大同:「我要把這個品牌重新找回來❗️」 六月下旬,先前因經營權之爭紛擾許久的大同公司,無預警宣布,由研華共同創辦人何春盛接任總經理,震驚市場。 「 我是大同人,大同是百年、世界級的企業,陪伴我們走過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…,所以當我看到大同狀況,我就跳下來,」何春盛對參與商周百大顧問直播的千名CEO們提起這段心路歷程💦 身為大同大學校友,何春盛言談之中充滿使命感,想到大同的往日榮光,更一度哽咽落淚、幾乎無法言語,「現在,我願意跳下來承擔,和同仁一起努力,把(大同)蒙塵的招牌再擦亮!」 六十七歲,原本都要退休、到處遊山玩水,如今卻選擇扛下外界眼中的「爛攤子」,何春盛打算怎麼推動改革,證明大同還有救? 🏅從細微處著手,喚起員工的品牌認同感 「我要重新讓大同同仁找回他們的信心、榮譽感,就像這次奧運,當我們看到自己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得獎,那力量是無比的,」找回百年企業的靈魂,喚起員工對大同品牌的認同感,是他切入的第一步✨ 何春盛一一舉例,從象徵台灣國貨的「大同寶寶」,到驅動台灣數位轉型、基礎建設發展的重電系統,還有遍佈全台各地的太陽能電廠…,這些都象徵大同的技術能力與品牌價值,「我們做的不是代工,大同是一家品牌公司,我要把這品牌重新找回來。」 他從細微處著手,重新凝聚員工對公司的認同🙌🏻 例如,視訊開會用的虛擬背景,原本沒有統一的設計,員工大多用在自己家裡用實景和客戶開會,但在他認為,「應該讓客戶看到我們公司的logo,以後對外開會,都要用統一、設計過的背景,不要各部門不一樣,」甚至連簡報的模板,他都親自重新設計,對外強調大同的品牌與新氣象。再來,他也試圖改變過去凡事向上稟報、重視公文的企業文化,不要繁文縟節,將決策權下放給各單位主管,鬆綁部門間的限制。原本與客戶溝通、行銷,靠的都還是傳統打電話、email,他則成立新的數位行銷部門,計畫用數位的方式,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大同品牌📣 「大同已經『大不同』了!」何春盛堅定地說。 🏅佈局海外與新事業,親自帶團隊往前衝 為了擦亮品牌、改變企業文化,他甚至要員工不要叫自己總經理,把不必要的尊稱也拿掉,「我不習慣人家叫我何總,title會產生距離感,我希望拉掉距離感,他們才願意接受我傳輸的價值感,真心喜歡和我交流。」 正式接任總經理一個多月,大同的改革路才剛開始,何春盛卻顯得信心十足,除了建立品牌認同感,他也成立專案小組,推動海外投資計畫,以及加速佈局電動車、智慧醫療等新事業,親自帶領團隊往前衝🥊🥊 「承平時代,領導人可以躲在後面,鼓勵員工往前,但現在推動變革,衝出雕堡的一定是班長,不是兵。危機時刻領導人一定要在前線,你的團隊才會有信心,跟著你一起走。」 直播最後,何春盛更以「路」這首歌作為結尾,送給百大顧問團的學員們,「眼前沒路,不代表沒有路,是你心中沒有路。心中有路,就有路。」  資料來源:CEO商周學院https://bwnet.pse.is/cstCEOFB

right

大同百年風華 邁開大步創新局
2020/6/22

大同百年風華 邁開大步創新局

國家政策最忠實支持者 百年來最堅實的守候 大同百年來的成長軌跡,形同台灣工業與經濟發展的歷史縮影,配合國家經建政策,投入大量的投資、設廠與研發,造就許多本土人才與菁英,並興學百年志業,創立大同大學,成為不少台灣知名企業家的搖籃。幾十年來,大同在新能源、電力電網、家電民生、資通訊系統等領域已立下深厚根基,資產開發也持續進行。營運方面漸露曙光,2019全年繳出EPS 1.24元亮眼佳績,創23年來新高,今年第一季也達到EPS 0.15元的好成績,宣告大同營運確已漸入佳境。 建立新能源版圖 配合政府「2025年綠能國策」,大同目前太陽能累計建置已超過140MW,範圍遍布全台,包括離島,金門、澎湖、東沙島與南沙太平島,總數超過800個案場,並全數配置自行研發的智慧監控系統,提高營運績效,降低維運成本,且已連續四年零出險;再結合氣象資訊做發電監控與預測,將可提高發電收入。 與此同時,電業自由化已立法通過,台電也開始釋放調頻輔助服務的商機,經濟部也要求用電大戶五年內逐步導入10%再生能源。太陽能發電是長達20年的穩定收入,這些新型業務皆有助於大同提高固定收益營運比重,推升獲利成長。2020年底,大同累計建置目標量將達200MW,並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展開大型地面案場的建置,未來三年期望能達到500MW至1GW目標。  不僅如此,大同更引進策略性投資人,包括日本六大商社之一的双日株式會社,以及日本十大電力公司之一的四國電力公司,一同參與旗下志光能源位於台南市七股區太陽能電廠開發案,第一期的建置量預計為85MWp。這是大同迄今所投資單一最大容量的太陽能電廠,也是全國已取得同意備案的專案中,規模最大的漁電共生案。大同將整合集團力量承接本案的升壓站工程及維運服務,預計2021年可完成所有工程建置,併網發電。此案每年發電量超過1.86億度,將能減少排碳量10.29公噸,相當於26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! 聚焦電力暨智慧電網 大同的重電事業群,數十年來都是台電的堅實後盾。早年提供發電與輸配電設備、電力電纜外,也協助建置變電所、水力電廠;現在跟著台電的強韌計畫,以及電廠設備更新或擴大發電量,帶動訂單增加。大同已協助台電佈建台灣第一套國內自行研發、大型工業用戶高壓用先進讀表系統,和智慧電表近三萬台,管理全台約60%的總用電量,研發的智慧電表也早已踏上國際舞台,外銷日本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,成為十餘家海外電力公司的供應商。 因應市場需求開發具備智慧化、環保低能耗新產品,也完成GIS、電抗器等新型產品,有助於搶攻再生能源正逐步起飛的電力市場商機。在馬達方面,以累積超過七十年之技術及經驗,領先生產各式節能高效率馬達,包括超高效率IE3/IE4馬達、防爆馬達、高壓智慧馬達系統(TSMS) 及智慧馬達感測器 (TiMS),更投入結合控制器之高壓電動車用馬達開發,以迎接電動車市場普及化的商機。 實現智慧生活新樣貌 除了台灣第一品牌電鍋外,主力產品也將開發以服務為導向的智慧電器產品,包含商用與家用之節能空調、家電產品,透過感測與物聯網技術,提供消費者用電管理、遠端控制、排程控制與個人化模式等服務。大同更致力於智慧農業監控系統,可精準控制溫室環境,協助農民可以從事高效率、高品質、高產能之智慧農業。 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家電產品與通路銷售服務,以客戶服務滿意度為重點工作,除維持一貫高品質可靠度的規格,並依消費趨勢增加智慧家庭與語音互動等全新家電,銷售通路則透過大數據的分析,對超過百萬的大同會員,提供更主動、更貼心、更優質的智能化客戶服務。大同家電廠具備產品FDA與工廠GMP認證經驗,大同和旗下的精英電腦期待成為製造防疫呼吸器的國家隊成員,協助政府建立「台灣品牌」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,拓展到其他市場。 強化資通訊暨資安與國安 過去三十年來,大同配合國家資訊科技發展與資安需要,除了協助政府e化,建置戶政系統、機場港口出入境通關查驗系統、勞保資料庫,甚至國防部電訊室電子公文系統、軍情局公文檔案管理系統、軍事安全總隊公文管理系統、軍購局採購中心公文管理系統。在機電系統上,大同積極參與政府公共建設,包括:花東鐵路電氣化、蘇花改的機電與交控系統、高雄輕軌的號誌行控系統、雪山隧道交控系統等多項公共工程建設。在系統整合這項能力上,再次讓人見識到大同的實力,未來也將持續打造全球信賴的系統與解決方案。 活化資產再創新里程 大同積極活化老舊廠房或持有多年的土地,進行資產開發,已推出大同世界一期二期、大同璽苑、大同莊園(黃金級綠建築及鑽石級智慧建築)等高品質建案,屢創佳績。另中和捷運聯開發案前已取得捷運萬大線第一期LG07站優先投資權,並與台北市政府於108年11月18日簽訂投資契約書,預計109年第四季申請建造執照,再創大同建案新里程。 相關資料: 中時電子報 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00622004032-260405?chdtv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00622002548-260410?chdtv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00622003947-260405?chdtv 經濟日報 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1799/4652715    

right

蔡總統出席綠能產業後援會 我們的綠能真的可以變黃金
2019/10/27

蔡總統出席綠能產業後援會 我們的綠能真的可以變黃金

新時代的供應鏈不只需要充足電力,還必須是符合環境標準的綠電;今日(27日)蔡總統出席在圓山飯店舉辦的「2020綠能產業後援會成立大會」,全國綠能產業後援會副總會長廖國榮提到,綠能產業遇到的幾項難題,包括,太陽能土地取得不易、有些地方政府配合度很差、銀行融資保守等,盼行政部門協助解決;他說,政府推動重大政策,必須維持長期一貫性,不能像某些縣市首長去年一上台就讓光電業者吃足苦頭,所以今天大家聚在這裡支持一樣抱持同樣保護地球、愛台灣崇高理想的蔡總統。 經濟部長沈榮津則允諾,大家期待的,「政府不會讓你孤單」。 蔡總統說,這陣子她參加很多後援會成立大會,這一場最特別,她以前也選過總統,但從來沒有一個大會是綠能產業大會,今年很高興綠能產業能夠組後援會替她打氣。 「我今天看到人這麼多,我自己也有點嚇到」,蔡總統說,政府是真心誠意要把綠能變成最重要的產業之一,包括執政一上台就開始修電業法,為綠能產業舖軌道,綠能產業絕不是空話,絕對是台灣很重要的產業。 蔡總統也說,「黃金不會變綠色,但我們的綠能真的可以變黃金」,有充足的綠電,台灣就可以打進國際大廠最重視的綠電供應鏈,一起靠綠能賺錢。 大同永旭能源為實現長期性的永續能目標,一起努力為再生能源加油。 資料來源: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 

right